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技术 → 半导体器件(技术聚焦)
UWB(Ultra Wideband,超宽频)技术概述
2007/2/1 11:48:16    产通学院,365PR NET

超宽频(Ultra Wideband,UWB)是一种无线技术,能以极高速率传送数据,而功耗却非常低,最适合需要高品质服务的无线通讯应用,例如将高画质视频从机顶盒上传送至电视机。

UWB技术定义

UWB技术源自于军用雷达,是一种在很宽之频带上,透过脉冲信号传输之技术,可应用在无线通讯、追踪定位与雷达系统等。而利用脉冲传输之本质,UWB在无线通讯领域,已发展成具备高传输速率、低发射功率与低成本之无线通讯技术。

随着个人网路(Person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PAN)需求与应用多元化,衍生出各种传输界面与技术。而无线通讯技术因可免除有线网路之限制,提高个人之行动弹性,使个人网路(PAN)往无线化发展。

对于无线个人网路(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IEEE 订出802.15系列标准,计画中的802.15.3a标准,需具备高传输速率、短距离之特性,而UWB则成为802.15.3a标准草案之技术核心。

美国是全球首先开放频带给UWB 商用化之国家,根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之规范,于2002年2月通过UWB商用化之规范,分成影像系统、通讯量测系统与车用雷达系统共三大应用领域。在通讯量测系统,开放之频带为3.1GHz-10.6GHz,发射功率上限为-41dBm/MHz,传输距离约为10公尺。

在此规范下,Motorola、Intel与TI等各家厂商推出之UWB芯片样品,传输速度最高可达480Mbps。NEC、Samsung则在其HDTV系统产品整合UWB传输界面,提供无线视讯传输功能。因此商用化之UWB是一种短距离、高传输速率与低发射功率的无线通讯技术,目标领域为无线个人网路(WPAN),潜在应用为取代个人网路(PAN)之有线网路,以无线高速方式传输资料。

由于UWB是一种在宽达数GHz之频带上,利用脉冲信号发射无线电波, 此脉冲信号宽度约为1ns、发射功率约为10nW/Hz,并以脉冲信号表示0 或1 来传输资料。相较于传统之无线通讯技术,如802.11g、GSM、Bluetooth等,皆是利用载波方式,在特定之频带,利用波形之变化传送信号。因此在传输本质上,UWB的宽频带、脉冲信号,与传统无线通讯的窄频带、连续性载波信号截然不同。无线通讯用之UWB技术,具备下列数项技术特性:

· 高传输速率
根据Shannon's原理,传输速率取决于频带宽度,因此若是UWB可利用之频带宽度,达到数GHz或更宽,则传输速率将达到数百Mbps,或Gbps以上。

· 高安全性
由于UWB之发射功率很低,接近杂波值,加上信号宽度约为1ns,这些脉冲信号散布在相当宽之频带,因此不易被侦测,提高信号传输之安全性。

低功率消耗。一般无线通讯技术,采用载波方式发射无线信号,需要发出连续性载波以表示0或1信号,UWB由于只需发送脉冲电波,大幅减少功率消耗,因此UWB 耗电量较WLAN、GSM等无线通讯技术为低。

· 低成本结构
传统无线通讯技术,载波方式需要复杂之RF系统架构,而UWB为脉冲方式,不需要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射频/中频(Radio Frequency/Intermediate Frequency,RF/IF)转换元件、震荡器、石英元件,亦不需要零中频(Zero-IF)架构,因此UWB在具备降低成本潜力。

最后,由于UWB发送脉冲信号需要很宽的频带,而由于既有频带已经由其他无线通讯技术使用,为避免产生干扰,因此需降低UWB之发射功率值,以避免干扰问题。以美国为例,FCC开放之UWB工作频率范围为3.1GHz-10.6GHz,但其中5G之频带已开放给802.11a使用。因此为避免干扰,故将UWB之发射功率订为-41dBm/MHz,换言之,-41dBmMHz换算等于75nW/Hz,以整个7.5GHz频带范围,发射功率约为0.56mW,而由于发射功率低,也使得UWB传输距离受到限制约为10公尺之范围。进一步以802.15.3a标准为例,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80Mbps,同时为避免干扰,发射功率约为0.2mW,传输距离约为10公尺。

UWB相关产业组织

超宽频工作小组(The Ultra Wideband Working Group,以下简称UWBWG),成立于1998年,为一推动产业导入UWB技术的团体,免费开放给全球业者加入,共同参与产业标准的制定活动,截至2003年为止,会员数超过千家以上。

WiMedia Alliance于2002年9月, 由Appairent Technologies、Motorola 与Time Domain等9家厂商所创立,而至2004年有Conexant、Intel与TI加入。WiMedia负责提升无线多媒体设备之连接并对WPAN产品进行互通测试认证之组织,目前互通测试产品是以802.15.3产品为主,主要成员等。此外,WiMedia将根据802.15.3a的实体层(PHY)、媒体控制层(MAC)标准,订立上面之传输层(Transport)规范。在2004年2月Wireless USB Promoter Group选择WiMedia的UWB无线平台作为其Wireless UWB基础。

DS-CDMA与Multiband OFDM技术比较

UWB技术虽已成为802.15.3标准之核心基础,不过在频带使用与调变技术上,各家厂商有所歧见,因而形成DS-CDMA与MBOA两大阵营。

UWB在频带使用上,可分为单频带(Single band)与多频带(Multi band),单频带是将整个频带视为一个频带,从无线个人网路趋势,UWB技术发展现况频谱上来看,脉冲信号散布在整个频带上,其频带宽度可达数GHz。而多频带是将整个频带切割成多个小频带,从频谱来看,呈现多个频带并列,因此就被称为多频带。

而UWB之调变技术,目前有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BPSK(Bi-Phase Shift Keying)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等。

在此技术比较基础上,Motorola阵营采用DS-COMA技术,使用单频带,频带范围为5.2至5.8GHz,并利用CDMA接取技术与BPSK调变技术。而Intel为首的MBOA阵营,采用Multiband OFDM技术,使用多频带以及OFDM调变技术。

所谓的DS-CDMA使用整个传输频带,采用编码方式接取,但由于正交码的数目是有限的, 因此必须透过扰码(Scrambling Code),让相邻的频带可以使用同样的展频码(Spreading Code﹞来传递资料,以避免干扰,进而提高系统容量,此技术目前被应用在W-CDMA与CDMA 2000系统。

所谓OFDM,是将资料切成资料串,透过平行方式,放入彼此正交之次载波,进行资料传送,此技术目前被应用在WLAN之802.11a与802.11g技术。

而MultiBand OFDM是将3.1GHz-10.6GHz,以每个频道之宽度528MHz切割,利用其中的13个频道,频道使用上,使用3个频道为必要模式,而若使用7个频道则是选择模式。每个工作频道使用128个次载波,其中100个次载波再搭配QPSK调变技术用来传输资料。而传输速率选择共有7种:55Mbps、80Mbps、110Mbps、200Mbps、320Mbps与480Mbps。

相较于,MultiBand OFDM可选择工作在不同频带,可避开已经被使用之频带,避免与其他无线通讯技术相互干扰,如避开802.11a使用的5GHz频带,而UWB则可使用其他频带。其次根据各国开放不同的频率而调整。

UWB应用领域

UWB具备高传输速率与低发射功率特性,适合作为短距离之高速资料传输之用。目前短距离之资料传输是采用USB 2.0与1394界面与传输线,USB 2.0传输速度为480Mbps,IEEE1394 传输速度为400Mbps,IEEE 1394主要是应用在消费性电子产品,USB则被大量应用在PC与周边产品。

而UWB同样具备高速传输速率,且具备无线之特性,因此足以在短距离资料传输与USB与1494竞争,而其切入点为Cable Replacement。UWB之潜在应用产品为NB PC、DTPC
与周边产品。

其次,UWB将应用在数位家庭之影音资料传输。随着宽频网路之普及率提高,TV信号往数位化发展,使得智慧家庭趋势隐然形成,由于影音娱乐内容往跨平台传递趋势发展,且高影音品质伴随高资料量,使储存与传输两大需求,驱动影音压缩与家庭网路技术之发展。

家庭影音娱乐中Video扮演核心角色,Video并从VCD往DVD及HDTV发展,一般DVD需要720Hx480i 的scanning format,此时频宽则需要7-9Mbps,而到了HDTV,其画质要求约为1280Hx1080i,所需之传输频宽约为18-22Mbps。

UWB具备高速、无线特性,符合家庭多媒体传输需求,可解决布线之困扰,使得UWB可作为家庭影音设备间之多媒体传输技术。因此,UWB之潜在应用产品为HDTV、DVD DVD player/recorder、Digital Still Camera、Digital Camcorder、与Game Console等产品。

→ 『关闭窗口』
 dav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生物芯片:便携式生化分析仪器的核心
下篇文章:现代EDA技术的构成
→ 主题所属分类:  半导体器件 → 技术聚焦
 热门文章
 如何申请EtherCAT技术协会(ETG)会员资格 (166989)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5)参展商名… (104298)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SICA) (90654)
 USB-IF Members Company List (82628)
 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目名单(507项) (74274)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5)参展商名… (67876)
 苹果授权MFi制造商名单-Authorized MFi Lic… (67174)
 中国130家太阳能光伏组件企业介绍(3) (55213)
 PLC论坛 (52149)
 中国130家太阳能光伏组件企业介绍(2) (48494)
 最近更新
 英特尔用于下一代先进封装的玻璃基板(Glass Subs… (4月29日)
 EUV光刻技术回眸:Trumpf、Zeiss和ASML的… (4月3日)
 为Al设计的NPU与其他处理器共同加速生成式AI体验 (3月9日)
 英特尔为未来数据中心开发的处理器芯片新技术 (2月23日)
 压电技术使手机屏幕直接变成高质量话筒 (2月14日)
 PCB基础知识及设计软件概述 (2月2日)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含第五批) (1月24日)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1月24日)
 隐身衣逐步走进现实:光学隐身衣、电磁波隐身衣 (10月30日)
 电子电路常用电子元件名称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10月17日)
 文章搜索
搜索选项: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