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技术 → 电子元件(技术聚焦)
触控面板控制技术(Touch Switch Technology)
2010/2/20 12:16:26    

在许多应用中,尤其是价格敏感的消费性产品,平板(或准平板)开关以及小键盘/键盘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开关。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阻性薄膜开关面板、压电开关面板以及基于电容感测的触控式面板。


薄膜开关


最简单的,也是最廉价的阻性薄膜开关由一个柔性的顶层、一个绝缘隔离片和位于其下的基板层所构成。在价格比机械式开关低廉的同时,可以严格地密封,而且其表面印制的图形有多种变化。

薄膜开关顶层的外表面通常印有图形或文字,其下表面则敷导电的图案,通常由银或碳质导电油墨印制。其下面的基板层也敷有与之相匹配的导电图案。当通过隔离片上的孔洞将两个导电层按压在一起,就相当于接通了开关。

薄膜开关的缺点:
. 薄膜开关上部所选用的覆盖物的刚度和厚度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
. 由于机械运动带来的磨损,按键触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这就导致对于不同按键需要不同的力度和角度才能保证其可靠地接触。


压电开关


这种开关元件使用的是一个压电晶片。其表层,也就是使用者所看到的部分,可以印刷、盖制或压出所需要的资讯。压电晶片插入到一个冲压而成的绝缘层(套)中,这个绝缘层
又被夹到组成开关触点的两层导电薄片之间。最后,由一个承载盘支撑着整个组件。

与阻性薄膜开关相比,压电开关的一些优势表现在:
. 压电效应是一些特定的晶硅材料所具备的特性,包括天然的石英晶体及人造陶瓷材料,在这些材料上施加机械压力时,其晶格结构会产生和压力成正比的电压和电荷。
. 压电开关只需要几乎可以忽略的物理移动,通常在1μm 到10μm之间就能产生可用的开关电压或电荷。
. 是简单的施加外力而不是物理移动产生了开关元件的输出。
. 压电开关的结构与其他键盘技术相比其成本较为昂贵。


电容性感测器:机械按键


电容性按钮和开关分为两个基本类型:需要机械按键来触发的类型,只需要接近或触摸的类型。

按键触发型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包含了机械运动部件,但如何使其机械结构更加坚固是目前面临的挑战。

尽管如此,机械按键还是在PC机键盘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半片由印制有作为上部电极导电薄膜的塑胶膜片构成,下半片是一片带有作为电容单元下部电极的导电线路的印刷电路板。


现行触控式主流技术


现行触控式技术主要可区分为面板使用之触控技术,以及取代传统机械式或压电式按键的电容式触控技术。目前,全球主要的电容式触控技术的供应商主要有:Cypress、QRG、ATLab、Freescale、Microchip等公司。台系厂商则有义隆(eKT81, eFinger)、盛群;中资企业则有:Sigma Micro、启攀微电子等公司。

电容式触控技术目前提供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以Touch Controller (含MCU)以及Touch Sensor两种形式出现。

→ 『关闭窗口』
 -----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下一代显示技术:AMOLED
下篇文章:数位相机的电路原理
→ 主题所属分类:  电子元件 → 技术聚焦
 热门文章
 如何申请EtherCAT技术协会(ETG)会员资格 (184265)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5)参展商名… (106019)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SICA) (94077)
 USB-IF Members Company List (84421)
 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目名单(507项) (76304)
 苹果授权MFi制造商名单-Authorized MFi Lic… (70151)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5)参展商名… (69443)
 中国130家太阳能光伏组件企业介绍(3) (56571)
 PLC论坛 (53351)
 中国130家太阳能光伏组件企业介绍(2) (49901)
 最近更新
 一本面向设计工程师精心修订和更新的《ESD应用手册… (3月10日)
 表皮电子学的代表作:石墨烯纹身 (2月26日)
 在晶圆级大规模生产中引入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 (1月21日)
 你听说过PiezoMEMS技术吗? (1月21日)
 旨在挑战EUV的纳米压印光刻技术(Nanoimprint L… (1月3日)
 新UV光刻机专利显著提高能效并降低半导体制造成本 (11月6日)
 将GaN极性半导体晶圆的两面用于功能器件 (9月30日)
 驱动增强终端侧生成式AI体验的技术:LoRA (6月11日)
 AI TOPS和NPU性能指标指南 (6月11日)
 驱动增强终端侧生成式AI体验的技术:多模态生成式AI (6月11日)
 文章搜索
搜索选项: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