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交通系统(ITS)与汽车电子、卫星定位等相结合,能根据驾驶员提供的目标资料,向驾驶员提供距离最短而且能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它装有电子地图,可以显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卫星导航。从全球定位卫星获取沿途天气、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各种情况,自动筛选 出最佳行车路线。
电子、光电及通讯技术持续进步,促进了汽车电子技术之发展,而复杂的车身控制系统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平台。目前,高档的汽车上装有几十个单片机数百个传感器和大量的电子组件为便于管理控制,一些公司采用分级控制,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的最大问题是可靠性问题,采用网络技术后,不但共享所有传感器,还可以共享其它设备,如进行了环形网控制,几十个微机,就是个别出现问题,整车还可以正常运行。所以网络在汽车应用中不但增加了许多功能,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可靠性。
汽车网络标准方面,Bosch公司制定了控制器局域网络(CAN)协议,Intel推出了SAEJ 18065网络标准。同时,为整合各种标准,一份有关汽车网络的国际标准正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起草。
汽车上网系统,使人们在驾驶汽车时就可以像在家一样进行上网、发E-mail等所有网上操作。Microsoft公司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设计了AutoPC软件,具有交互式语言识别等各种多媒体功能。这种功能能够有效地保障汽车行车安全,因为他可以让汽车驾驶员在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行驶前方的情况下,与PC机系统交换各种信息。
光纤电缆将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信号传输速度快和音频响应好的优点。在汽车应用中,采用光纤电缆能够增强汽车电子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通用公司开发了车载自动化办公系统,采用了超高速光纤串行数据信道(MML),因此具有多路的数字式影音能力,可以调控多信道大容量的输入、输出信号,例如CD、DVD、显示器、电视接收天线、音响和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都可以和该系统交换信息。
未来的某天,路上行驶的都会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汽车。汽车电子化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依赖性就越大,所以,全球都将车用传感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汽车电子传感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设计技术、控制技术、汽车网络化、智能化传感器等技术的综合发展使汽车电子技术进入新的境界,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比重将超过机械技术的比重(电子化),系统的运行将由控制器群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群间的网络平台支持系统运行(信息化)将采用高效紧凑的模块化设计(集成化和模块化)。
不久的将来,大家驾驶的将不再是一部孤立的汽车,而是行驶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的集半导体、网络和传感器于一体的“行动PC”。不过,这台“行动PC”的操作系统不是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而是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