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技术 → 通信网络(技术聚焦)
4G LTE技术概览-Agilent
2012/2/29 21:27:59    

4G LTE是由3GPP开发的LTE演进版本,旨在达到或超过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要求,建立真正的第四代无线通信标准,即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4G LTE(项目名称是 LTE-Advanced)最初在3GPP标准第10版中进行了规定,预定于2011年3月完成标准的最终确定。4G LTE标准将会在后续版本中不断地完善。2009年10月,3GPP合作伙伴将LTE-Advanced正式提交给国际电信联盟(ITU),竞选4G IMT-Advanced标准。IMT-Advanced的认证技术标准预计将于2011年初公布。

ITU对IMT-Advanced提出的关键要求是4G LTE将会支持以下内容:
. 高度的通用功能适用于全球范围,经济高效的方式灵活地支持多种本地服务与应用
. IMT和固定网络中的业务相互兼容
. 能够与其他无线系统实现互通
. 高质量的移动业务
. 适于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用户设备
. 易于使用的应用软件、业务与设备
. 支持全球漫游
. 增强的峰值数据速率,可支持各种先进移动业务和应用(100Mbps针对高移动性,1Gbps针对低移动性)

3GPP列举了4G LTE竞选IMT-Advanced的另一个原因:符合IMT标准的系统将可用于WRC-07(世界无线通信大会)认定的任意新频段。


3GPP的考虑因素


3GPP技术报告(TR)36.913――《E-UTRA(LTE-Advanced)的未来发展要求》(Requirements for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 (LTE-Advanced))――针对LTE E-UTRA(空中接口)和E-UTRAN(空中接口网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要求。这些要求以ITU对IMT-Advanced的各项要求为基础,同时也参照了3GPP运营商自身对先进LTE的要求。4G LTE开发的主要技术考虑因素包括:
. LTE无线技术与体系结构的持续改进
. 与传统无线接入技术进行互通的情景与性能要求
. LTE-Advanced向后兼容LTE。LTE终端应当能够在LTE-Advanced网络中进行工作,反之亦然。所有例外情况都会纳入3GPP的考虑范围。
 
需要考虑最近WRC-07针对新IMT频谱和现有频段所做出的决策,以确保LTE-Advanced在世界各地可为20MHz以上的信道分配可用的频谱。同时,这些要求还必须考虑到世界上一些地区不能使用宽带信道的情况。 


系统性能要求


大多数情况下,4G-LTE的系统性能要求会超过IMT-Advanced的性能要求。使用4x4 MIMO和大于70MHz的传输带宽,便可在4G LTE中达到ITU规定的1Gbps峰值数据速率。从频谱效率的角度来看,如今的LTE(第8版)已经可以满足IMT-Advanced对下行链路的要求,但LTE-Advanced的bps/Hz值加倍,才能满足4G要求。

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频谱灵活性。实际可用的频谱会因区域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GPP正在研究频谱分配的各种部署方案的可行性。


3GPP解决方案建议


3GPP TR 36.814“E-UTRA物理层的未来发展”(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为实现LTE-Advanced性能目标提供了推荐的解决方案。LTE-Advanced推荐解决方案支持以下特性:
. 载波和频谱聚合――由于缺乏相邻的频谱提供更宽的传输带宽(达到100MHz),因此必须使用载波聚合以满足峰值数据速率和频谱灵活性的要求。允许相邻和非相邻分量载波的聚合。
. 增强的上行链路多址接入――添加N倍的DFT扩频OFDM(也称为“聚合的SC-FDMA”)将能满足增长的数据速率要求,同时还可向后兼容LTE。
. 更高阶MIMO传输――使用下行链路中的8x8 MIMO和上行链路中的4x4 MIMO,以达到峰值数据速率。业界正在考虑使用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来提高数据速率、扩大覆盖范围与容量。
. 协同多点(CoMP)发射和接收――这种MIMO旨在通过改善性能,获得更高的数据速率、信元边缘吞吐量和系统吞吐量。版本11将对此展开研究。
. 中继转发――信道内的中继转发功能可以接收、放大和重新发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信号,从而扩大覆盖范围。更先进的中继转发功能可以使用信道内的某些子帧承载回程流量。中继转发功能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改善市区或室内的吞吐量,增添盲区覆盖或扩展在郊区的覆盖范围。

其他与4G LTE相关的推荐解决方案可以支持不断增加的混合网络(由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毫微微蜂窝基站,以及中继器和中继转发节点组成)。业界正在开发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型自寻优网络(SON)特性)。4G LTE标准也一直在关注毫微微蜂窝基站和家用基站(eNB)在提高网络效率和降低基础设施成本方面的应用。

业界支持的外场测试已经证实了许多LTE-Advanced技术理念的可行性。此外,在3GPP提交给ITU的方案中包含对其建议方案的自我评估,结论是LTE-Advanced满足所有的IMT-Advanced要求,IMT应正式批准其成为4G标准。然而,4G LTE的部署时间很难预测,而且还可能受到业内需求以及目前第8版和第8版LTE能否成功推出的影响。


设计与测试挑战


LTE-Advanced作为LTE的演进标准,将会给设计和测试工程师带来类似的挑战。LTE标准采用了大量创新和复杂的技术,包括多种信道带宽、不同的上下行链路传输方案、频分双工与时分双工(FDD和TDD)传输模式,以及MIMO天线技术。LTE和LTE-Advanced可能会与2G和3G蜂窝系统同时共存一段时间,因此仍需重点考虑两者的互通必要性和潜在干扰。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LTE已经把性能目标提升到非常高的水平,而LTE-Advanced的目标甚至更高。

针对LTE-Advanced的推荐解决方案预测到某些新的挑战。例如,载波聚合无疑会给用户设备(UE)带来极大的困难,这是因为UE必须处理多个链路上同时发射和接收的信号。添加同时不相邻发射机能够建立一个在杂散管理和自偏截止方面(self-blocking)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无线环境。同时进行发射或接收,并且还要提供必要的MIMO支持,这将会给天线设计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上行链路中引入聚合的SC-FDMA,可以在分量载波内实现频率可选的调度,从而获得更出色的链路性能。此外,它还能够同时调度PUCCH和PUSCH,降低时延。然而,聚合的SC-FDMA可以使峰均功率比(PAR)提高几dB,从而加重发射机的线性问题。同时PUCCH和PUSCH也会增大PAR。这两种特性都能在信道带宽内生成多载波信号,并增大信道内与相邻信道的杂散生成几率。工程师需要增强测试工具的能力,以便在4G功率放大器中生成多载波信号并对其进行与分析。

更高阶MIMO将会以类似载波聚合的方式扩大对同时收发信机的需求。但是,MIMO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即天线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并且必须解除MIMO天线的关联。这在设计多频段MIMO天线时显得更为困难。MIMO天线应当具备良好的关联解除性能,以便在狭小的4G UE空间内进行操作。对高阶MIMO终端的传导测试不能再用于预测可操作网络的实际辐射性能。3GPP标准第9版中的一个研究项目正在尝试将MIMO空中接口测试作为替代解决方案。

从UE的角度看,中继转发是完全透明的。因此,挑战全部集中在网络方面。要想让系统正常运行,从中继转发节点到宏eNB的链路资源要充足,这意味着站点必须处在一条直线上(line of site positioning)。执行中继转发功能所面临的主要操作挑战将是UE的管理。必须将UE移交至范围内的中继转发节点,当UE超出范围时释放中继转发节点。如果不能对这个过程进行良好的管理,那么信元的性能可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不会达到预期的水平。

以上仅仅是4G LTE给无线设计与测试工程师带来的部分挑战。随着4G标准的公布以及认证过程的不断发展,测试厂商也必须相应地提高其产品的性能,并为不断演进的4G系统开发出创新的性能验证方法。


参考资料:
1 新闻稿,“3GPP Partners propose IMT-Advanced radio”,日内瓦,2009年10月8日。
2 3GPP美国,“Mobile Broadband Innovation Path to 4G:Release 9, Release 10 and Beyond”, www.3Gamericas.org
3 ITU-R M [IMT-TECH],“Requirements related to technical performance for IMT-Advanced radio interface(s)”,2008年8月。
4 3GPP网站,3GPP - LTE-Advanced。 3GPP - LTE-Advanced
5 3GPP TR 36.913 V9.0.0(2009-12), 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36_series/36.913
6 Moray Rumney,《LTE和4G无线演进技术――设计和测量挑战》,第416页,2009年,安捷伦科技公司出版。
7 3GPP TR 36.814, www.3gpp.org/ftp/Specs/archive/36_series/36.814/

→ 『关闭窗口』
 pr_room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2012年全球电子信息展览会及研讨会总目录
下篇文章: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SRVCC)技术
→ 主题所属分类:  通信网络 → 技术聚焦
 热门文章
 如何申请EtherCAT技术协会(ETG)会员资格 (166999)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5)参展商名… (104307)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SICA) (90687)
 USB-IF Members Company List (82640)
 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目名单(507项) (74284)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5)参展商名… (67884)
 苹果授权MFi制造商名单-Authorized MFi Lic… (67191)
 中国130家太阳能光伏组件企业介绍(3) (55217)
 PLC论坛 (52152)
 中国130家太阳能光伏组件企业介绍(2) (48497)
 最近更新
 英特尔用于下一代先进封装的玻璃基板(Glass Subs… (4月29日)
 EUV光刻技术回眸:Trumpf、Zeiss和ASML的… (4月3日)
 为Al设计的NPU与其他处理器共同加速生成式AI体验 (3月9日)
 英特尔为未来数据中心开发的处理器芯片新技术 (2月23日)
 压电技术使手机屏幕直接变成高质量话筒 (2月14日)
 PCB基础知识及设计软件概述 (2月2日)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含第五批) (1月24日)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1月24日)
 隐身衣逐步走进现实:光学隐身衣、电磁波隐身衣 (10月30日)
 电子电路常用电子元件名称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10月17日)
 文章搜索
搜索选项: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