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直播
→ STEAM(学术科研)
中科院理化所实现1微米厚的低工作电压、高效和稳定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2022/10/30 7:42:48
【产通社,10月30日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官网消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和照明颇具前途的设备。然而,基板上透明的锡掺杂的氧化铟(ITO)的不均匀表面形态或者残留物通常会诱发随后沉积的有机层的缺陷,导致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分流路径,从而使设备性能和稳定性恶化。鉴于此,制备具有较厚传输层的OLEDs是克服这一障碍的有效解决方案,而使用传统的纯有机材料(μ~10-6-10-3cm2V-1s-1)制备超厚的电荷传输层通常需要更高的工作电压,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耳热,进而对器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并加速设备老化。因此,实现超厚且具有高性能和低工作电压的纯有机发光二极管仍是艰巨的挑战。  
近日,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响应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研究员汪鹏飞、王鹰,使用MoO3/SimCP2作为空穴注入层可实现电极与4,4′-(环己烷-1,1-二基)双(N,N-二对甲苯)(TAPC)空穴传输层的欧姆接触,显著增加了空穴注入能力。实验表明,随着TAPC厚度的增加,薄膜的粗糙度呈现明显下降;对于像TAPC这种电荷迁移率(μ~10-3 cm2V-1s-1)相对较高的有机材料,只有在厚度超过900nm时才可以实现欧姆接触,而在厚度较薄时的注入势垒仍不可忽略,对以往的实现欧姆接触的策略进行更正。在此基础上,研究实现了厚度超过1μm且具有低工作电压的高效稳定的红、绿和蓝色OLEDs,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23.09%、22.19%和7.39%,亮度在1000cd/m2时的驱动电压仅为5.11V、3.55V和6.88V,器件的LT95寿命分别为55000小时、18000小时和1600小时。该工作为基于OLEDs的大面积显示和照明设备的高良率铺平了道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stable one-micrometre-thick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为题,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cas.cn/syky/202210/t20221026_4852727.shtml
,以及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2-01084-x
。(张嘉汐,产通发布) 
(完)
→
『关闭窗口』
-----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
雅特力AT32F4212双运放MCU有效简化电路设计和BOM
下篇文章:
台积电(TSMC)成立OIP 3DFabric联盟实现新…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没有相关评论)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
官网评测
>|
官网
社区
APP
|
STEAM
>|
学术科研
产品艺术
技术规范
前沿学者
|
半导体器件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电子元件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消费电子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商业设备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电机电气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电子材料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电子测量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电子制造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应用案例
>|
家庭电子
移动电子
办公电子
通信网络
交通工具
工业电子
安全电子
医疗电子
智能电网
固态照明
|
工业控制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通信电子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交通工具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基础工业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
农业科技
>|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专家追踪
|
信息服务
>|
企业动态
|
光电子
>|
企业动态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
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