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通社,10月17日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消息,在16日结束的第31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通过了修改ISO章程、扩大ISO常任理事国数量的决议,按ISO贡献率排名第六的中国,正式成为了ISO的常任理事国。这是我国自1978年加入ISO三十年来首次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高层的常任席位,它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在国际标准化中占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ISO有正式成员国100多个,负责制定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国际标准,以推进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
ISO有着“技术联合国”之称,中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普遍被认为是国际技术界对中国在标准化领域的承认和认可。国家标准委表示,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虽然ISO制定的标准只是推荐给世界各国采用,而非强制性标准,但是由于ISO颁布的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对世界标准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ISO标准。
在国家标准委制定的2006年到2020年中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力争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争取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高层的话语权。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中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的目标提前12年实现。
ISO贡献率指标主要包含各成员承担ISO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数量和以该成员为主起草国际标准的数量。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有影响的工业部门及有关方面都十分重视在ISO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参加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的活动积极参与ISO标准制定工作。
国家标准委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战略方针,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国龙头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实现了中国标准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中国对ISO的贡献率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标准的要求日益提高,ISO的作用也日趋扩大,世界上许多国家对ISO也越加重视。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http://www.sac.gov.cn/templet/default/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