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视点 → 创新科技(光电子学)
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发明193nm波长紧凑型激光器
2025年3月27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产通社,3月27日讯】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大湾区分院成功开发了一种能够产生193纳米相干光的紧凑型固态纳秒激光系统。该波长用于精密半导体芯片制造,是全球首次用固体激光器产生193纳米的涡旋光束。

深紫外(DUV)激光器以高光子能量和短波长闻名,用于高分辨率光谱、精密材料加工、量子技术以及半导体光刻等。与准分子激光器或气体放电激光器相比,DUV激光器具有更高的相干性和更低的功耗,能够开发出更紧凑的精密系统。

新的激光系统使用内部开发的Yb:YAG晶体放大器产生1030nm激光。该激光分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四次谐波产生,输出功率为1.2W的258纳米激光;另一部分泵浦光参量放大器(OPA)产生平均输出功率为700mW的1553nm激光。

通过在级联的三硼酸锂(LiB3O5)晶体中组合光束,研究人员产生了所需的193纳米激光和221纳米激光,平均功率为270mW。

193纳米激光的平均功率为70mW,重复率为6kHz,对应的脉冲能量超过10μJ。该激光器的线宽小于880MHz,半峰全宽小于0.11pm。

在混频之前,研究人员在1553纳米光束的光路中引入了螺旋相位板,将其高斯模式改变为携带轨道角动量(OAM)的涡旋光束,拓扑电荷为1。他们使用涡旋光束作为频率转换的泵浦源,成功将OAM转移到193纳米和221纳米激光器,获得了193纳米的涡旋光束,拓扑电荷为2。

中科院团队表示,这是第一个使用OPA和级联LBO晶体的紧凑型193纳米激光产生系统,也是全球第一次演示从固态激光器产生的193纳米涡旋光束。涡旋光束可用于混合ArF准分子激光器的种子,并具有支持晶片加工、缺陷检测、量子通信和光学显微应用的潜力。

凭借高功率输出和不同寻常的涡旋光束特性,这种创新的激光系统不仅提高了半导体光刻的效率和精度,还为先进制造技术开辟了新途径。产生193纳米涡旋光束的能力可能会推进半导体光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望变革半导体芯片和电子设备的生产方式。

剪报来源:
https://www.photonics.com/Articles/Chinese_Academy_of_Sciences_Reports_DUV/p5/a70860
论文链接:
https://www.doi.org/10.1117/1.APN.4.2.026011    
→ 『关闭窗口』
 -----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传统照明行业“造风者”用激光照亮未来
下篇文章:用放射性碳为手机等口袋设备设计微型长寿命核电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创新科技>| 人工智能  信息科学  通信技术  光电子学  材料科技  能源科技  先进制造  半导体技术 
行业观察>|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家庭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移动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办公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汽车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通信网络>|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工业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安全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工业材料>|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固态照明>|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智能电网>|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