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视点 → 创新科技(材料科技)
传统照明行业“造风者”用激光照亮未来
2025年3月26日    
“我们团队所处的行业,是有千年历史的照明产业,要想在这个传统制造业‘造风’,就必须要对它的核心——光源,进行突破性创新。因此,我们耗时5年,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激光照明光源,勇做行业的‘造风者’。”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指导的激光光源团队以“用激光照亮未来——白激光光引擎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为主题,阐述了在激光照明领域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夺得高教主赛道金奖,这是上海市属高校在本届大赛高教主赛道取得的唯一金奖;同时,该项目在高教主赛道三强争夺赛中也创造了总分全国第10的历史最好成绩。


“新材料”突破世界性光学难题


与常用的LED光源相比,激光照明光源更安全环保、亮度更高、照射距离更远,在监控拍摄、车载照明灯、手机闪光灯等照明领域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将激光通过荧光材料转化为白光时,普通的荧光材料会被直接击穿烧毁,这成为激光照明应用的世界性难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由光电学院博士生杨毅发起,7位光学博士生迅速组建起激光光源团队,他们聚焦白激光光引擎技术开展探索,迅速抓住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材料问题,以期“用激光照亮未来”。

“实验开始的第一年,基本上没有任何收获。”提到研发中所遇到的困难,杨毅仍然记忆犹新,“面对完全未知的实验方向和纷繁复杂的实验参数,我们只能一次次尝试,一年、两年、三年……反复摸索,多次复盘,团队的信心和耐心在这个过程中都经受了巨大考验。”历经上万次实验,团队终于从数千种原材料中选择出最佳的一种,并通过56道工艺控制,在超过1000度高温、30个大气压的高温高压下成功开发出新材料——“荧光晶体涂层”。它的导热系数为传统材料的90倍,在将激光转化为白光的过程中不老化更不会被破坏,且在激光长时间轰击下仍能保持高效工作。

“被称为‘LED之父’的中村修二教授在美国组建了激光应用团队,研发出的单晶技术材料代表着激光照明技术的最高水准。可以自豪地讲,在能量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利用我们研发的荧光晶体涂层材料所制作的激光照明光源,亮度是他们的一倍。”团队指导老师、光电学院教授高秀敏谈道。


为传统行业带来“新风口”


应用于工程车、越野汽车、房车等的车载照明灯具有大范围、长距离的照射需求,将传统的LED光源换成激光照明光源之后,照明范围扩大了5倍以上;用于铁路巡逻、野外搜救、探险等的手电,换成了激光照明光源之后的射程是3公里,是传统LED手电的5倍以上……新材料的突破创新,为传统照明行业提供了新的光源方案,衍生出了一系列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能的新产品。“我们的光源还在舞台光束灯、影视用灯、高铁以及航海航空照明等诸多领域开始应用。每一种应用都是世界上第一台。”谈起新材料给照明行业带来的新变局,杨毅娓娓道来。

五年来,激光光源团队发布了针对不同应用的激光照明光源,共拥有专利206项,包括5项PCT国际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与此同时,使用白激光光引擎技术的客户也在应用层面进行着创新,据不完全统计,下游客户群所申请专利也超过了50项,其中国外专利占比超过50%。由此可见,白激光光引擎技术催生的不仅是产业链,更是引导全行业变革的“创新链”。

目前团队所研发的激光照明光源所已累计带动照明行业所产生的总产值超过10个亿,这些新的照明产品所带来的就业岗位不少于1000个。谈及未来,团队正着手研发成本更低、体积更小的第三代产品,为照明产业打造新一代的激光引擎,为全行业制造一个属于激光照明的“新风口”。


星光“赶路人”还有“新梦想”


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过程中,还是在“互联网+”大赛的备赛参赛进程中,这个“与光偕行”的团队都展现了创新本色。

以往的决赛路演,常规的“套路”是开门见山展示项目亮点,以及用“满屏”的数据说话,然而团队采用了一种看似“冒险”的展示方式——像讲故事一样层层阐述白激光光引擎技术的研发初衷、技术创新、产业实践和未来设想。这并非团队单纯的突发奇想,而是源于他们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初心,更是源于上理光学人振兴我国传统照明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

“要好好做,激光照明不仅对照明产业有用,对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可能产生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庄松林院士在指导团队时所说的话,它也像一束光,照亮了每位成员前行的路。对此,团队运营负责人张庆立坦言,这次比赛让自己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以前我只是想单纯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一些成果,而现在对于技术型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将自己的学术研究转化为技术应用,为国家战略发展贡献力量,是祖国的号召,也是我们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www.usst.edu.cn/2020/1201/c34a40028/page.htm。(Robin Zhang,产通数造)    
→ 『关闭窗口』
 365pr_net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如何用一根线缆控制两台电脑?
下篇文章: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发明193nm波长紧凑型激光器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创新科技>| 人工智能  信息科学  通信技术  光电子学  材料科技  能源科技  先进制造  半导体技术 
行业观察>|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家庭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移动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办公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汽车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通信网络>|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工业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安全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工业材料>|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固态照明>|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智能电网>|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