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2月31日讯】据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出口电线电缆5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但是,国内行业低标准现状,将影响我国电线电缆整个行业的出口质量和国际竞争力。2013年前三季度,广东电线电缆出口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月度出口值保持增长态势,9月出口值创今年以来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电线电缆出口延续去年2月以来的增长态势,月度出口值保持在4.7亿美元-6.5亿美元的高位。9月当月出口6.5亿美元,创今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4.8%,环比微增0.4%。
(2)加工贸易主导出口,一般贸易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增幅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广东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电线电缆34.4亿美元,增长3.7%,占同期广东出口电线电缆总值的63.9%;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3.8亿美元,增长35.9%,占25.7%;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5.6亿美元,增长40.7%,占10.5%。
(3)外商投资企业为最大的出口主体,私营企业出口增幅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电线电缆35.5亿美元,增长7.9%,占同期广东出口电线电缆总值的65.8%;私营企业出口13.4亿美元,大幅增长59%,占24.8%;国有企业出口4.1亿美元,下降22.5%,占7.6%。
(4)香港、美国和日本为前3大出口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对香港出口电线电缆20.8亿美元,增长37.4%;对美国出口10.1亿美元,增长9.4%;对日本出口7.1亿美元,下降6.1%;对上述3者出口合计占同期广东出口电线电缆总值的70.7%。同期,对东盟出口5.1亿美元,增长16.6%,其中对马来西亚出口1.5亿美元,激增78%。
(5)额定电压小于1000伏的有接头电导体和额定电压小于80伏的有接头电缆为主要出口品种。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出口额定电压在80伏至1000伏之间的有接头电导体11.4亿美元,增长8.3%;出口额定电压在80伏及以下的有接头电导体10.9亿美元,增长10.7%;出口额定电压在80伏及以下的有接头电缆7.4亿美元,大幅增长47.7%;上述3者出口合计占同期广东出口电线电缆总值的55.2%。
电线电缆行业存在的问题是自主研发能力弱、生产设备落后和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造成电缆高端市场流失。目前,我国电缆生产企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高端市场都被国外发达电缆生产企业把持。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平均投入研发经费不足销售额的1%,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差,尚未全面掌握电线电缆产品的设计技术,很难满足特种电缆等高端产品的特殊生产需求;二是国内企业缺乏资金进口生产高端产品所需设备,即便是能根据国外先进设备改造自身的设备,生产效益也仅为进口设备的50-80%,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且技术含量落后于人;三是国内电缆材料生产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薄弱,产品也比较单一,这就造成电缆生产企业竞争力不足,高端材料必须依赖进口。
特别是,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标准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削弱了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行业标准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质量不稳定、档次不高、不注重环保等原因,中国的电线电缆出口频遇“召回”。据《澳洲新快报》8月19日报道,澳大利亚宣布召回一批从中国进口的家用电线,称这批问题电线可能会造成触电危险或引发火灾。
此外,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ROHS指令等技术法规对我出口机电产品设立各种技术性壁垒,国内电线电缆因行业标准落后较难达到要求,不但加大了出口难度,也使企业出境售后维修等运营成本大大增加。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电线电缆产品不仅在高端产品领域无法与国外产品竞争,中低端产品也因行业标准落后和技术性壁垒无法出口至国外,国内电线电缆产品出口量只占总产量的3%。(编辑:Lisa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