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2月17日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Microelectronic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官网消息,其在阻变存储器与生产CMOS工艺集成研究上取得进展。
阻变存储器(RRAM)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型不挥发存储技术,具有单元尺寸小、速度快、功耗低、工艺及器件结构简单和可嵌入功能强等优点,是国际上公认的32nm节点以下主流存储器技术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中科院微电子所的RRAM团队已在该领域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以与CMOS工艺兼容的二元金属氧化物材料为基础,在材料优化、机理研究、可微缩性研究、可靠性研究、小阵列原型芯片设计、测试方法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系列成果。

2012年,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2nm RRAM关键工艺和技术”的支持下,RRAM研发团队在SMIC生产线上完成RRAM外围电路的流片工作,在实验室环境中成功开发了1kb RRAM阵列与外围电路芯片的集成工艺。这种集成方案一方面采用了大工艺生产平台,为企业的生产研发提供前期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兼顾了实验室灵活多样的特点,可以不受CMOS工艺上材料种类的限制,开展新材料、新结构器件的研究,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也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分别和美国的VSEA公司和Adesto公司等签署了合作开发的协议。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www.ime.cas.cn。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