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直播 → STEAM(学术科研)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氮化镓基单片集成器件研究获进展
2025/8/25 8:35:1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产通社,8月25日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官网消息,将光感知与神经形态计算功能集成于氮化镓基器件,是突破传统分立器件局限的关键一步。此举可以提升信息处理效率,降低系统功耗与延迟,能够为构建高速、低功耗、高集成的智能光电子系统提供硬件支撑,推动下一代光电子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的发展,如仿生视觉芯片和光神经形态计算。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陆书龙团队基于GaN材料外延与器件工艺方面的积累,在氮化镓基单片集成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

传统半导体p-n结的单向导通特性限制具有双向光响应能力器件的集成。研究团队通过在p-GaN/(In,Ga)N异质结中引入水凝胶/p-GaN局部接触界面,在单一器件内构建了双异质结结构。该双功能器件在365 nm和520 nm光照下分别表现出负和正的光电流,实现了对不同波段光照的双向光电流响应。这一成果为面向复杂应用场景的一体化光电子芯片提供了可行思路。相关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光电探测器需要快速响应光线变化,而人工突触器件需要更长时间来处理和存储信号,因此光电探测器很难像突触器件那样记忆图像或处理光信号。简而言之,两者反应速度的快慢差异大,难以整合到同一个器件中高效协同工作。同时,GaN纳米线常用的硅衬底材料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是不透明的,导致其难以用于制备透明全向探测器。因此,基于GaN纳米线的探测/突触双功能全向器件难以研制。

科研团队采用电化学剥离技术移除硅外延衬底,并在透明基底上构建了“界面-体相分离”结构,包含石墨烯/(Al,Ga)N异质结功能区和GaN功能区,实现了自驱动360°全向GaN基探测器与人工突触的单片集成,在单一器件中融合“快速响应”与“慢速弛豫”特性。同时,团队验证了该新型双功能器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有助于提高人形智能机器人的智能感知与计算能力并降低功耗。相关成果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s://www.cas.cn/syky/202508/t20250821_5080082.shtml。(Robin Zhang,产通数造)    (完)
→ 『关闭窗口』
 -----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种热保护器最大承…
下篇文章: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官网评测>| 官网  社区  APP 
STEAM>| 学术科研  产品艺术  技术规范  前沿学者 
半导体器件>|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元件>|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消费电子>|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商业设备>|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机电气>|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材料>|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测量>|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制造>|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应用案例>| 家庭电子  移动电子  办公电子  通信网络  交通工具  工业电子  安全电子  医疗电子  智能电网  固态照明 
工业控制>|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通信电子>|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交通工具>|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基础工业>|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农业科技>|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专家追踪 
信息服务>| 企业动态 
光电子>| 企业动态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