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直播 → STEAM(学术科研)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在超表面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7/14 11:40:5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产通社,7月14日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Xi'an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Precision Mechanics,XIOPM)官网消息,其瞬态光学研究室非线性光子技术及应用课题组在超表面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noscale Horizons(IF=8.0),论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瞿子谏,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为西安光机所。

超表面结构中的强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全光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检测、环境监测以及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具有高Q因子的准连续域束缚态(Quasi 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QBIC)因其显著的局域场增强效应,是增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QBIC的Q因子对结构参数高度敏感,限制了其局域场增强能力,制约了该技术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如何在超表面结构中实现更高效的局域场增强,已成为超表面非线性光子学领域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高Q因子和超平坦色散带的局域场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调控非垂直对称超表面中的两个Friedrich-Wintgen BICs,成功实现了具有慢光效应的磁偶极QBIC模式,其局域场增强倍数高达808倍。

该磁偶极QBIC模式展现出三大突破性优势:
显著的慢光效应:该模式的群速度相较于光速降低了3个数量级,极大地增强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显著降低了实现强非线性光学效应所需的泵浦功率密度;
稳定的高Q因子:在保持显著慢光效应的同时,该模式的Q因子达到217,可有效降低片上光子器件的功耗,并且该模式位于两个BICs的重叠区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增强非线性效应的理想模式;
大模式体积:能够实现纳米谐振器内的强光限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峰值泵浦功率密度为10 MW/cm2的条件下,三次谐波转换效率可达10-4。

该成果为增强超表面非线性光学效应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为开发高性能片上非线性光子器件提供关键技术,在高灵敏度生物传感、量子光源制备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有望助力下一代集成光子技术的突破。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opt.cas.cn/gb2019/xwzx/kyjz/202506/t20250617_7870854.html,以及https://doi.org/10.1039/D5NH00225G。(Robin Zhang,产通数造)    (完)
→ 『关闭窗口』
 -----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意法半导体和Metalenz签署新的超表面光学器件生…
下篇文章:江苏协昌电子科技取得一种锡盘放卷装置及其中的阻尼…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官网评测>| 官网  社区  APP 
STEAM>| 学术科研  产品艺术  技术规范  前沿学者 
半导体器件>|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元件>|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消费电子>|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商业设备>|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机电气>|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材料>|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测量>|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电子制造>|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应用案例>| 家庭电子  移动电子  办公电子  通信网络  交通工具  工业电子  安全电子  医疗电子  智能电网  固态照明 
工业控制>|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通信电子>|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交通工具>|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基础工业>|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VIP追踪 
农业科技>| 产品通报  企业动态  专家追踪 
信息服务>| 企业动态 
光电子>| 企业动态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