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产通社,11月19日讯】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ST)官网消息,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带领团队历经10余年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磁”技术。该技术于2023年在20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上获得了成功。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与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实现了26兆瓦全球最大单机功率风力发电机的原位退磁与退磁后的再饱和充磁,这是继去年的成果之后,团队在该领域的再一次新突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大型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磁”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作为重要清洁能源之一的风能正迈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新时代。数据显示,中国风电累计吊装容量占全球装机近一半,中国风电也是“一带一路”出海产业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的主力机型是永磁风力发电机。永磁磁极是这款机型的关键核心部件,它由众多磁钢拼装而成。传统制造工艺是“先充磁后组装”,但由于磁钢带有磁性,相互间存在巨大排斥力,存在组装难度大、危险高、效率低等问题,这也是进一步扩大产能急需解决的问题。 电气工程学科拥有国内最完备的学科创新平台,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就是其中之一。国家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首个设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内高校中首个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施于2008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10月建设完成。目前,我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已成为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已获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二期),且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将为我国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奠定基础。 除了风机方面,整体充退磁技术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的永磁电气装备的制造、运维和回收再制造方面,如高速永磁电机、矿山电机、磁共振成像等方面。以高速电机为例,由于转子离心力大,需要热套一个高强度的不锈钢套筒来加固,充磁后的磁体性能容易受热套高温影响而降低,而先组装热套、后充磁就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整体充退磁技术不只是一个先进的工艺,更是一个新技术,传统技术下磁块和磁极无法再加工,磁极形状和气隙磁场位形无法调节,严重制约了装备的电磁性能。简单形状的永磁磁极只能用磁极表面的铁或铁芯的形状调节来获得精准的磁场位形,但这又会带来铁耗和温升,进而引起磁场的稳定度和均匀度的变化。先无磁装配后充磁,使磁块和磁极在无磁状态下能够被加工成任意形状,直接获得精准的磁场位形,表面没有铁,没有铁耗和温升,重量大大降低,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 总而言之,这种原位整体充退磁技术为永磁电气装备的设计、制造、运维、回收和绿色再制造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news.hust.edu.cn/info/1002/53927.htm。(镨元素,产通数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