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3月26日讯】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官网消息,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介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可快速充放电、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能等优点,在轨道交通、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和加速启动、新能源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日,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通过开发高容量和高倍率的正负极核心材料,负极可控工业化预嵌锂关键技术、可修复高稳定性负极表面SEI膜的构建,高效电荷传输的正负电极制备技术以及可控的穿孔集流体设计技术等,成功研制出长循环寿命的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单体。其单体实际容量780F,高倍率(100C)循环10万圈容量仍然保持95.7%以上。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cas.cn/syky。(张嘉汐,产通发布)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