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2月25日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ICCAS)官网消息,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嘉定园区召开。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周玉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魏炳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沈保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洪茂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晓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荻,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研究员,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东研究员,上海硅酸盐所黄富强研究员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前沿教育局科学处副处长毛羽丰、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吴成铁研究员、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课题组长、研究员等列席此次会议。 宋力昕代表研究所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与会表示感谢,希望委员专家为实验室学科优化与布局多提宝贵意见。毛羽丰代表主管单位致辞,依托科技部对重点实验室进行的改革,实验室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学科优势,力争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陈立东研究员作了实验室2019年工作总结汇报,实验室5位青年学术骨干刘建军研究员、王家成研究员、陈雨研究员、倪德伟研究员、王冉冉副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电子配位化学:阴离子电化学设计理论”、“高性能氮化锆纳米颗粒合成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纳米催化肿瘤治疗”、“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可控设计、制备及性能”、“低维导电材料与柔性电子应用”的学术报告。委员们认真听取报告,表示实验室定位准确,学科方向合理,2019年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   委员们就实验室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建议,表示实验室应紧密结合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与部署,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总体目标;进一步依托上海地域优势,加强同地方政府合作,积极对标并主动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在坚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并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学术骨干成长与发展的关注力度;加大对前瞻性研究新方向的支持部署力度,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nature.com。(Jack Zhang,产通互联网)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