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2月19日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官网消息,其通信工程学院裴昌幸教授、陈南教授及其团队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射频识别网络的多标签识别方法》(授权号:2009100234179)被国际标准—《信息技术 用于物品管理的射频识别 第4部分:2.45GHz空口通信参数》(Information technology-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_Part 4: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2.45 GHz, ISO/IEC 18000-4:2018)采纳。 该标准是由ISO/IEC JTC 1/SC 31制定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详细定义了四种工作于2.45GHz频段的RFID空口协议,包括无源后向散射RFID、长距离高速RFID、有源RFID ITF网络和可配置数据速率的有源RFID四种不同空口协议的RFID系统。可配置数据速率有源RFID系统部分属于 ISO/IEC 18000-4 MODE 4,是由我国提出的自主知识产权协议标准提案,经过各参与单位四年多的努力,最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并获批为标准ISO/IEC 18000-4:2018。 该团队长期从事无线通信、通信抗干扰、射频识别、网络测量和量子通信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这项专利是课题组研究RFID物理层的设计、数链层的协议与分析,以及模拟、实际测试,并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兴等多家单位紧密合作的成果。其中,博士生王宏刚(目前在西安邮电大学工作)的博士论文选题紧密围绕这一方向进行攻关,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本专利在该标准中的应用,体现了西电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研究面向行业前沿应用,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news.xidian.edu.cn/index.htm。(Lisa WU, 365PR Newswire)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