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5月6日讯】牛津仪器(Oxford Instruments)官网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所,以中国抗中子辐照钢(即“CLAM钢”)为原料,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聚变堆关键部件——包层第一壁样件的试制,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核材料期刊《核物理学报》上。 3D打印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具有制造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是复杂构件制造的重要方法。研究人员以CLAM钢为原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开展聚变堆包层部件的试制,探索该技术在聚变堆等先进核能系统部件制造上的可行性,以促进先进核能系统复杂构件的快速研发和性能优化,并推动其工程化应用。 牛津仪器EBSD分析在此项成果中助力表征了CLAM钢在3D打印过程中不同方向(垂直以及平行于打印方向)的马氏体组织。为我国3D打印技术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牛津仪器将继续以支持中国科学研究发展为己任,为中国广大科研人员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同时我们遍布全国的服务团队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系列服务套餐,包括配件和耗材、延保合同、产品培训、服务维修和技术支持等。 供货与报价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oxford-instruments.cn。(Lisa WU, 365PR Newswire)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