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1月29日讯】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ESTC)官网消息,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沙河校区举行。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副教授麦穗冬博士,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教授张孟凡博士,微固学院周雄副教授和黄乐天博士受邀与师生们分享了近期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微固、通信等学院以及校外的师生与四位主讲人进行了学术探讨。 会上,四位学者分别介绍了低功耗存储器设计、片上互联功耗优化、低压低功耗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异构多核片上系统能效优化设计方法四个方面的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前沿技术。张孟凡作题为“Challenges and Trends of Memory Circuit Designs for IoTs”的主旨报告。张孟凡是近年来学术界在ISSCC上发表存储器领域论文最多的作者,也是至今为止第一位同时担任ISSCC与IEDM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学者。他从存储器的基本单元和设计原理出发,介绍了面向IoT(物联网)应用需求的低压/低功耗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器设计方法。 麦穗冬作题为“Using a Soothing Network to Manage Complex Networks”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利用Dynamic Programming(DP)网络来管理和优化片上网络的性能和功耗。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周雄副教授作题为“A Wearable Ear-EEG Recording System based on Dry-contact Active Electrodes”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一种基于有源干电极的脑电信号采集芯片,该工作也是我校发表的首篇VLSI论文的研究成果。黄乐天博士的报告主题为“Heterogeneous Computing:From System to Silicon”,介绍了功耗优化这一需求如何驱使多核处理器从“同构”向“异构”演进,阐述了如何从体系结构和芯片架构组织上优化功耗。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uestc.edu.cn。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