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1月19日讯】华侨大学(Huaqiao University)官网消息,中国电子学会第23届信息论学术年会11月4-6日在其厦门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华侨大学副校长徐西鹏、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白宝明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徐西鹏对本次学术年会能在华侨大学举办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促进华侨大学信息、通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白宝明对华侨大学和大会组委会的组织准备工作表示感谢,特别指出今年是信息论的开创者香农诞辰100周年,因此本次在华侨大学举办的年会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本次会议举办了7场大会主题报告,分别是国际著名信息理论与编码大师、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林舒教授的《Capacity-Approachin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浙江大学张朝阳教授的《Random Non-Orthogonal Massive Access》,台湾科技大学韩永祥教授的《Reed-Solomon Codes on Security Application》,北京邮电大学牛凯教授的《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技术》,中山大学马啸教授的《Coding Theorem for Systematic Low Density Generator Matrix Codes》,复旦大学王新教授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冗余修复与性能优化研究》,厦门大学王琳教授的《Optimizing joint Source-Channel Codes Based on Protograph LDPC Codes》。在场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还举办了两个分会场论文交流研讨,分别是信息传输理论研讨与编码理论研讨。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华侨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承办,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协办。大会旨在通过对热点研究问题的专题报告和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论文交流,促进各大高校间通信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并与国际最新通信技术接轨,共同促进中国通信事业的繁荣昌盛。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 http://www.hqu.edu.cn/。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