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0月31日讯】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官网消息,2016年度何梁何利奖颁奖大会10月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本年度共有51位科学家获奖,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杨中民教授分别获得201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青年创新奖,这是学校首次获得青年创新奖,也是学校自2010年以来再次获得何梁何利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此次广东省共有3人获奖,华南理工大学是唯一获奖的高校。 瞿金平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装备技术与理论研究,提出振动剪切形变和体积拉伸形变动态塑化输运方法及原理、系统发展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理论、发明并研制成功一系列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新装备。发现了振动剪切形变对传质传热过程的强化作用,提出动态剪切加工原理,将振动力场引入加工全过程,实现了加工机理由“稳态剪切”到“动态剪切”的变革,为塑料加工节能降耗提供了新方法。揭示了拉伸形变对不相容塑料的强制增容机制,提出了体积拉伸加工原理,通过颠倒剪切与拉伸作用的主次关系,实现了加工机理由“剪切形变”到“拉伸形变”的变革,为塑料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提供了新技术。 杨中民教授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开展有源玻璃光纤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稀土发光强度与基质玻璃最大能量声子密度的关系式,解决了稀土高浓度掺杂、高强度发光与玻璃形成能力间相互制约的理论设计难题,拉制出1.0-1.08μm和1.53-1.57μm高增益玻璃光纤;研制出1.0-1.08μm、1.53-1.57μm任意波长功率大于300mW,线宽小于2kHz(10-9nm)的已知报道的最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制作出1.0μm波段重复频率大于3GHz的目前已知基模锁模最高重复频率全光纤飞秒激光器。单频光纤激光器已实现产业化,并成功用于激光合成、授时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中。 2016年度何梁何利奖有效被提名人高达601人,经过海内外专家严格评审,获奖人仅为51名,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5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人,获奖率仅为8%,远远低于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率。51名科学家中,共有25名来自高校,其中清华大学3名科学家获奖,华南理工大学2名科学家获奖,北京大学等20所高校各有1名科学家获奖。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scut.edu.cn。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