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10月31日讯】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官网消息,其化学系教授丁传凡及其团队研发的4极离子阱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构成了一台质谱仪的“中心”,无论其他组件如何更改,此“中心”最终决定离子阱质谱仪的性能。 在即将举行的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丁传凡团队将展出包括印刷线路板(PCB)离子阱、栅网电极离子阱、PCB阵列离子阱分析器在内的核心技术成果。该成果已于2015年7月11日通过技术鉴定并获得2015年度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作为现代科学仪器的一种,质谱仪主要用于检测样本中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如同对学生进行科目考试,得到对应学科成绩,便知道该学生有学习哪门科目的潜质、哪门科目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重要部分,其作用相当于考试过程;而离子阱则是质量分析器的一种,两者的关系就像线上考试之于考试。丁传凡团队的研发成果,即打造离子阱的核心技术。 丁传凡团队创新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不仅提高了离子阱的工作性能,还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制作离子阱的成本,为实现质谱仪全国产化提供支持。这些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数项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专利保护。 目前,质谱的运用已涉及到食品安全,航天航空、科学研究、环境监测与精准医疗等领域,并成放射状向各领域扩散。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news.fudan.edu.cn/。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