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8月25日讯】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ICCAS)官网消息,中国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其研制的量子卫星全部柔性薄膜热控涂层以及下裙铝合金光亮氧化热控涂层获得了成功应用。 应用特点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柔性薄膜热控涂层:上海硅酸盐所承担了包括“宽幅导电型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宽幅防静电PI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在内的柔性薄膜热控涂层材料的研发工作,为卫星的正常在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使用的宽幅导电型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是在宽幅防静电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基础上研发成功的一种全新的低吸辐比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镜,具有更为可靠的空间防静电性能。该型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镜在2015年3月30日发射成功并投入运行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以及2015年12月17日发射成功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上也得到了应用。目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我国唯一掌握宽幅防静电F46镀银二次表面镜研制技术的科研单位,也是全世界能批量提供该型热控涂层的两家提供单位之一。 下裙铝合金光亮氧化热控涂层:上海硅酸盐所承担了“量子卫星”光亮氧化热控涂层的研发工作。采用了化学的方法,在卫星下裙表面原位生长了一层具有低太阳吸收比、高红外发射率的热控涂层材料。本次研制的热控涂层突破了热辐射指标要求高及卫星下裙尺寸大、形状复杂程度高等涂层制备难点。获得的涂层由氧化铝构成,具有硬度高、空间稳定性好的特点,为卫星与运载火箭的在轨分离及在轨长期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该类热控涂层在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嫦娥三号等型号也得到了应用。 高性能碳化硅光学部件:上海硅酸盐所承担了“量子卫星”量子纠缠发射机和量子密钥通信机中关键光学部件的研制工作。量子纠缠发射机和量子密钥通信机分别实现与不同地面的链路对接,具备量子密钥分配试验密钥产生和发射的功能,碳化硅光学部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空间光学材料,在高性能碳化硅光学部件的材料组成设计、轻量化结构精密成形、均匀致密化烧结等方面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的碳化硅光学部件具有抗激光损伤、高比刚度、高减重率、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高稳定长寿命卫星有效载荷的应用需求。作为国际上仅有的2-3家可研制大口径光学部件研制单位之一,近十年来,上海硅酸盐所为国内系列重要型号提供了大口径光学部件保障。   供货与报价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sic.cas.cn。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