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6月27日讯】香港城市大学(cityU)消息,其一名城大工程师和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机械人专家团队联合研制出节能装置,使微型飞行机械人可在空中逗留更长时间。该技术可用于提供灾区俯瞰图像,或侦测有害化学品。这个研究项目题为“昆虫机械人借助可切换静电吸附装置在天然和人工突出物上的栖落与起飞”,今年5月在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这篇论文的作者还有麻省理工学院的Moritz Graule先生、哈佛大学的Sawyer Fuller博士、Noah Jafferis博士、K. Y. Ma博士及Robert Wood教授、SRI国际的Roy Kornbluh先生以及伊利诺理工学院的Matthew Spenko博士。 在大部分应用情况下,飞行机械人能在高空逗留长时间十分重要,但目前使用的机载动力系统及机械疲劳限制了飞行时间,较小的、使用电池的机械人尤其受影响。这个解决方案采用仿生方法。研究小组发现,微型机械人在飞行中“栖落”在天然或人造结构上可以节省能源。他们在微型机械人顶部嵌入可切换的静电吸附装置(厚度少于200nm),使机械人能够“栖落”。 该论文作者之一、城大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助理教授PakpongChirarattananon博士说:“这种微型机械人利用静电(与带静电的气球吸附在墙上的那种力相同),可附着在玻璃、木头和树叶等几乎任何表面,亦可在这些表面上起飞。要使它与表面分离,只需切断电源。” 他解释,飞行机械人栖落时所消耗的动力,约比持续飞行少1000倍。机械人吸附悬挂于结构之下,也有助观察地面或发送信号,及躲避极端天气。这个机械装置重13.4mg,而微型机械人总重约为100mg。 Chirarattananon博士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开始研究仿昆虫鼓翼机械人的动力学和控制装置。2014年,他及其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最轻的仿昆虫飞行机械人,名为“机器蜂”。 他说:“微型机械人较为敏捷、成本较低。它们可大量部署以协调工作。比如说,一群装有传感器、昆虫大小的飞行机械人,可用作采集空气污染的详细信息。”它们还可用来监测灾区、侦测危险化学品、确保临时通讯网络的信号发送稳定,以及辅助农作物授粉等。 这种机械人现借助外置照相机及计算机控制飞行,哈佛大学Robert Wood教授领导的团队正研究适用于这种机械人的控制系统、电源等,令此类昆虫机械人成为全自动的无线机械人。Chirarattananon博士目前于城大进行微型飞行器及仿生机械人的研究。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cityu.edu.hk/cpro。(冯美玲,城大传讯及公关处)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