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社会各界和消费者关注的手机充电器及其接口标准日前正式获得信息产业部批准发布,该标准的正式名称为:“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编号为:YD/T1591-200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国内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更换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的社会行为,更换的周期大大的缩短,每年更换手机的用户则达到1亿部左右。而更换手机的同时由于手机与充电器的接口仅适用于原型号或原品牌,由此就出现用户手中保留了大量闲置充电器的现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生活环境的污染。
信息产业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此问题非常重视,组织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和众多手机、充电器生产厂家历经两年时间,在大量调研、科学论证以及周密试验的基础上,于近日制定完成了通信行业标准“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该标准的制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标准实施后,消费者在更换手机时不必再次购买充电器,同一个充电器可以为不同型号的手机充电,使用随手机附带的充电连接线缆还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的USB接口给手机充电。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消费成本,并且得到了更加便利的使用效果。
2、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果不做标准化,每生产一部手机都需要生产一个充电器,手机和充电器搭配销售,随着手机更新换代加快,大量消耗了社会资源。按照每年有1亿用户更换手机来计算,每年将新增1亿个充电器,若按每个充电器10元人民币计算,一年所产生的成本为10亿元。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今年1-9月份我国手机产量是3.317亿部,大家可想而知,造成的资源浪费何等惊人。充电器接口统一后,手机生产与充电器生产不必同步,用户更换手机时就不需再更换充电器,而充电器的正常使用寿命至少为3年,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充电器生产总量将大幅度减少,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材料资源。
3、减少废弃电子产品对生存环境污染的风险
废弃的大量充电器不仅会涉及处理成本的问题,而且还可能增加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充电器的组成部分中,含有很多金属和化学物质,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手机充电器总产出量的减少,可大幅度地降低手机充电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是集科研单位、手机设计制造、充电器设计制造企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具有很好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特征和优势在于:
(1)用广泛通用的USB A系列(普通USB)接口,可实现一线多用,不仅可用于充电,还可用于数据传输,可通过电脑的USB接口实现临时充电,十分方便;
(2)统一的USB接口放在充电器一侧,通过电缆连接到手机上,手机与连接电缆的接口由企业自行设计,这样的标准化方式利于手机外观及数据接口的个性发展,既解决了充电通用化、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问题又不影响手机的设计和发展;
(3)标准还对充电器的节能、可靠性等提出了要求,使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能省电、节约、可靠性高,提升了充电器的技术性能;
(4)标准对充电器以及手机充电模式的安全性作了严格规定,以保证使用安全;标准还妥善考虑了按新标准生产的手机及其连接线与电脑连接、以及与已经销售的手机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作为该标准的系列标准“手机车载充电器及接口标准”也将在其后不久制定完毕,使手机可以在汽车上很方便地进行充电。该标准的技术内容并不多,但是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率先提出的这一标准将对该方面国际标准的形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