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通社,3月25日】综合媒体报道,由于全球需求持续疲软,造成先前电子组件价格急挫,目前芯片售价跌势看似趋缓,厂商可能认为此时已触底。然而iSuppli预期,全球电子组件价格每月仍将下滑1.1%。
iSuppli资深分析师Eric Pratt认为,虽然全球需求面疲软,但是对厂商而言仍有一丝机会,应当扩展市占或是增加生产面向。
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iSuppli的电子组件价格追踪指数,已创下连续17个月下滑的记录。
iSuppli的电子组件价格追踪指数,统计包含模拟转换器、电容器、连接器、滤镜、驱动器、磁性组件、内存、振荡器、印刷电路版、功率电子设备、电阻器、整流器、晶体管及液晶组件的价位。
在2007年第1季至第2季,这段时期电子组件合理价位持续走跌。2007年2-6月,iSuppli的电子元件价格追踪指数已显示,合理价位平均下跌1.4%。到了2007年8月稍渐回温,升0.32%。9月时更涨至0.75%。
Pratt认为,由于NAND闪存需求暴增,2007年第3季是组件价格的重整期。之后由于能源成本高涨,开始影响经济成长,甚至是电子产品需求,因此造成电子组件价位开始走跌。自此之后,全球的新闻版面被金融风暴所充斥,虽然原物料价格及能源成本不断走升,电子组件价格却持续探底。
iSuppli报告中观察指数走势,可以发现电子组件需求若出现回稳,却无法连带提升价格水位,甚至有可能进一步重挫。
Pratt认为,一旦需求回暖,电子组件供货商仍会积极寻求降价。只要如此作法能收到成效,供货商一定立即采取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