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视点
→ 创新科技(信息科学)
中科院科学家精确测量中子的电磁结构
2021年11月15日
【产通社,11月15日讯】北京谱仪Ⅲ(BESⅢ)国际合作组精确测量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实验结果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并观测到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结构。11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
中子和质子统称为核子,是构成可见物质世界的主要成分。迄今为止,核子的内部结构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长达二十余年的光子-核子相互作用之谜。1998年,FENICE实验首次测量了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光子-中子相互作用强于光子-质子相互作用,与夸克模型预期不符。解决上述谜题需要精确测量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其是物理学家用来描述核子内部结构,特别是电密度或磁密度分布的一类基础观测量。然而,相关实验测量比较匮乏,原因在于电中性的中子在探测器中难以探测。
BESⅢ国际合作组采用能量扫描方法,在能量区间(质心能量2.0-3.08GeV)剖析了正负电子对湮灭到中子-反中子对过程。实验团队综合运用中子、反中子在不同子探测器中的信息来有效提高信噪比;利用100亿J/ψ数据,精确校准中子、反中子在探测器中的探测效率、触发效率。研究获得了目前中子电磁形状因子最精确的测量结果,与FENICE实验结果相比,平均测量精度提高了约30倍。科研人员结合BESⅢ国际合作组先前获得的质子研究结果,得到了光子-质子(中子)相互作用截面之比,如图1所示。该结果表明光子与质子耦合更强。
此外,实验团队还观测到中子电磁形状因子分布中的一个周期性振荡结构,如图2所示。该振荡分析受到另一项基于BaBar实验结果的启发。不同之处在于质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围绕修改的偶极分布振荡,而中子的则围绕偶极分布振荡。若假设振荡频率相同,振荡相位接近正交。该振荡结构揭示了核子内部存在未理解的动力学机制,可能的解释包括末态散射效应以及与共振态的干涉等。上述结果是理解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重要研究进展。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cas.cn/syky/202111/t20211111_4813616.shtml
,以及
http://doi.org/10.1038/s41567-021-01345-6
。(张怡,产通发布)
→
『关闭窗口』
365pr_net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
IEEE Network发表沈阳自动化所工业5G网络成果WI…
下篇文章:
新方法可将可见光探测器的“视野”扩展到远红外线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没有相关评论)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
创新科技
>|
人工智能
信息科学
通信技术
光电子学
材料科技
能源科技
先进制造
半导体技术
|
行业观察
>|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
家庭电子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移动电子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办公电子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汽车电子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通信网络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工业电子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安全电子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工业材料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固态照明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
智能电网
>|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
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