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2月5日讯】作为中国晶圆制造老大,中芯国际(SMIC)的动向备受半导体和科技界的关注。如同大家所料,在昨天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财报中,中芯国际交出了一份“多项财务指标创新高”的成绩单,并对2021年全年业绩进行了乐观展望。 数据显示,在目前全球晶圆代工行业产能持续紧张,特别是对成熟制程的需求依然强劲的大背景下,中芯国际的这份成绩单来得的并不难。其中,绝大多数收入来自成熟工艺,先进制程因被美列入实体清单而萎缩。 享受成熟工艺的成果 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第四季(官网误写成2021年),中芯国际实现销售额981.1百万美元,上一季为1,082.5百万美元;毛利为176.8百万美元,上一季为262.0百万美元;毛利率为18.0%,相比第三季为24.2%。 显然,除了政府补贴外,第四季的收入性指标环比都不好看。这主要是实体清单开始发酵,导致采购美国相关产品或技术时受到限制,特别是先进工艺供应链的连续性受到威胁,14-45纳米制程收入明显减少。其中,14/28纳米制程占比从上季的14.6%下滑为5.0%,就连40/45纳米制程占比也出现了2%的下滑。 相反,成熟制程占比增长迅速,其中55/65纳米制程占比超过三分之一(34.0%),而上一季度仅占25.8%。就连90纳米、0.11/0.13微米、0.15/0.18微米、0.25/0.35微米工艺技术的收入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中芯国际高层认为,其晶圆代工成熟产能将持续满载,并计划今年扩产成熟12英寸产线1万片,扩产成熟8英寸产线不少于4.5万片。同时,也会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竞争力。 与台积电“代沟”不断加深 当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中享乐时,台积电(TSMC)已经量产交货5纳米制程,并试制3纳米技术。 早在2020年第一季度,台积电的7纳米制程占比已经高达35%,先进制程占比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芯国际业务重心转向成熟产能后,其来自北美、欧洲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收入反而增加了,表明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大厂在锁定先进制程,退出成熟产能。 可见,由于美国实体清单的影响,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代沟”将会越来越深,隔代分工的局面将越来越明显。(Jack Z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