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7月22日讯】iSuppli预测,由于面临美元贬值和原油价格高涨等重大经济挑战,预计2008年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将比2007年的近697亿美元成长约6.1%,接近740亿美元。这与过去数年保持的两位数增长率相比,速度明显大幅下滑。
同时,中国无厂半导体公司正在失去投资者的支持,并且面临激烈竞争和消费者在消费电子方面支出持续低迷的困境。物价普遍上涨,促使消费者缩减开支。今年厂商的生死存亡将取决于其进军特殊的高增长领域的情况。追求扩展的或“长尾”消费市场,对于中国无厂集成电路(IC)产业来说似乎是一个致胜策略。
350多家公司活跃在消费电子市场,它们所在的领域显然仍然是中国IC产业的主要焦点。手机、MP3/便携媒体播放器(PMP)和IC卡占主导地位,2007年占营业额的比例高于50%。消费应用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推动产业多元化。中国IC供应商应该小心追随这个范围广泛的市场。另外,他们应该帮助制造商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同时避免平均销售价格(ASP)竞争。
iSuppli认为,中国奥运会以及2008年引入新的全国性电子标准,包括3G、移动电视和数位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正在刺激产业增长。今年也是一个里程碑年,因为深圳创业板即将推出。作为“中国版纳斯达克”,预计深圳创业板将为国内IC无厂公司吸引大量对半导体产业感兴趣的本地投资者,使其更容易实现首次公开招股(IPO)。
iSuppli公司预计,2008年至少将有8家公司寻求IPO。预计2012年中国IC产业营业收入将增长到71亿美元,2007-201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
如果中国IC产业成功地盯住正在扩张的消费市场领域,并与电子制造商之间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它将保持相对于全球竞争对手的高增长率。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http://www.isuppli.com/catalog/L2_chin.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