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8月16日讯】穿戴式装置的兴起,正式掀开物联网的时代。随着各家厂商率续推出穿戴式装置产品,在穿戴式的应用及相关技术格外受到关注。穿戴式装置在医疗居家照护、信息娱乐相关及运动健身三大应用领域成长最快,也占有最多市场份额。除了三大市场外,还包括安全与保全、军事用途等特殊领域市场,虽规模较小,但成长动能也不容忽视,这些市场也将带动相关零组件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面临高龄化的社会问题,让各家科技大厂都切入穿戴健康管理市场。
许多大厂除了发展穿戴式装置技术与产品之外,也正在结合通讯网络服务、医疗服务等来摸索及寻找能够真正促使穿戴式装置产品市场发展的商业模式。拓墣表示,穿戴式装置最大商机来自于创新应用,目前许多品牌厂商纷纷推出主打健康、运动等诉求为主的新品,并结合健康数据整合应用服务。拓墣预估全球穿戴式消费电子出货量在2014年会达到3,930万台,年成长49.32%,而2015年将出货6,570万台,成长67.1%。在此之后虽然穿戴式装置的成长率不如2012-2013年以几倍的速度成长,主要由于出货量上升,计算成长率基期提高的缘故,穿戴式装置每年增长的数量还是逐年加大,代表着这个产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期。拓墣预估在2018年时,穿戴式消费电子在全球的出货量将可望突破2.1亿台,年成长率将超过57.96%。其中以智能手环为主要的产品。
引起这一股穿戴式科技产品的风潮,主要源自于智能型手机。因此行动装置的延伸,透过与智能型手机、云端的连结,串联生活环境,形塑一个万物相连、彼此沟通的前瞻性未来。为符合市场的多元需求与应用,穿戴式装置的设计应量身打造,智能型手机是个人随身配件与信息的中枢,本身能联机至云端做信息存取,亦可透过BT/NFC等方式链接穿戴式装置(例如手环、手表、鞋子、眼镜、耳机、服饰),成为穿戴式装置的中继站。拓墣表示厂商必须跳脱硬件思维,不只以智能型手机延伸或其配件思考穿戴式装置之定位,而是善用与应用服务之连结,开发出唯有穿戴式装置才能提供的杀手级应用,才有机会打开消费性市场,当然仍需考虑适合之定价策略,才有机会将该产品渗透率提升。
抢夺健康数据整合平台市场
整合行动医疗照护之新型态M2M市场成为许多电信运营商眼中的新商机,如日本Softbank率先推出与行动医疗照护连结之健康管理Fitbit Force服务,初步以行动健康照护服务型态,从一开始专注在健康与体重管理,到逐渐成为真正的诊断与治疗工具,透过智能型手机SoftBank HealthCare APP与穿戴式装置链接,提供用户行动健康照护之新服务型态。Apple推出HealthKit及健康和健身服务,透过HealthKit API来共享相关数据App,提供整合至iOS 8健康数据,并集中储存于用户智能型手机,未来将扩及穿戴式装置。
2014年6月Google在其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全新Google Fit运动管理平台预览版,未来可整合各家健身穿戴装置,并提供第三方运动App数据统一管理,提供全面的运动及健康管控。另外为满足医生对Google眼镜不断增长的需求,Google眼镜正在寻求进入美国各地的医院和诊所,加州电子病例公司Drchrono为该设备开发了新的应用,并称其为首个“可穿戴病例”。在病人同意下可使用该软件纪录会诊结果或手术情况。相关视讯、照片和笔记可存储在病人的电子病例,或云存储和协作服务Box中,病人在需要时可查阅这些内容。
健康医疗应用属于垂直整合型市场,对于在法规与检测上较一般消费性电子规范严格,一般业者不容易进入医疗电子领域,为加强差异化,开始有穿厂商开始积极投入个人健康管理之外的生理信息监控用途产品。
穿戴装置分众化 儿童穿戴市场夯
LG于2014年推出专为帮助家长追踪儿童之穿戴式设备,KizON具备2G/3G cellular modem,并整合GPS和简单电话功能,让家长可以追踪子女的位置,并且和默认的电话号码通话。KizON即将于韩国推出,然后在第3季于北美和欧洲上市。另一个是韩国SK电讯率先推出儿童(Kids)专用“终端应用(App)收费制”综合服务套餐。内容包括语音通话功能在内、具备便利及安全功能的可穿戴设备“T Kids Phone JooN”,其与“INFOMARK”共同开发出的“T Kids Phone JooN”,使家长能够透过智慧手机照顾儿童在外活动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透过安装在家长智慧手机中的“T Kids JooN专用App”,能够在地图上实时确认子女当前所处的位置。点击地图上的位置显示图标,即可与SK电讯的导航服务T Map联动,获取最快抵达子女所处位置的步行或驾车行驶路线。
智能穿戴 创新应用服务是决胜关键
穿戴式装置需求是否能大量普及,仍端视所提供之功能是否贴近用户生活习惯、易用度、佩戴舒适感及使用效果,而目前对于穿戴设备仅为nice to have,还未能成为用户生活中所需,唯有成为must to have形成用户使用习惯,才有机会使用户黏着度提高,因此,未来最大商机仍来自于创新应用,若仅是取代智能手机的部分应用将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毕竟购买主动权是在消费者手中,若无法满足消费者更高期望,难引起话题与共鸣。
穿戴式装置之定位将会影响发展,若仅为个人运动记录器、智能手环,甚至不需要表面显示屏幕需求,仅需显示如运动参数与累计步数等,在系统、平台与屏幕进行设计朝节化发展,但若产品地位在作为个人健康照护管理,将须符合终端设备与应用程序达医疗规范标准。
创新应用专业化 大小厂不同调
穿戴式装置吸引众多厂商相继投入,只不过基于各厂商手上资源有限,大厂与小厂的发展路线也将各异。在这种情形之下,拓墣表示市场上两种产品才能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第一种是知名品牌大厂的产品,例如Apple推出iWatch就一定会有为数不少的果迷买单;而第二种则需要结合相关特定领域专业的价值才能从中脱颖而出的厂商,例如先进医照引入美国医学会的专业信息,提供消费者各种运动导航并且协助改善成效;Netatmo的June则锁定女性消费者,不但外型制作得如同宝石一般,功能也是用在UV的感测与保养品的使用建议;Voyce则不但提供宠物的健康信息感测,还具备兽医可以提供消费者咨询服务。
在这波市场潮流下,以群众募资与技术的发展大幅拉低了厂商的进入门坎,使得新进入的厂商可以抢先在大厂之前推出具创新性的产品。而知名品牌大厂虽然依靠品牌价值能获得一定的市场,同时透过并购、结盟、入资以及人才聘雇等方式吸收更多的创意,才能推出杀手级的产品来击败其他大厂竞争者。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www.topology.com.tw/TRI/defaul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