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免费注册
 用户登陆
首页 展示 供求 职场 技术 智造 职业 活动 视点 品牌 镨社区
今天是: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您现在位于: 首页 →  产通视点 → 创新科技(通信技术)
国巨(YAGEO)在苏州建0201电阻生产线
2008年4月17日  产通学院,365PR  

继Sandisk在华首家制造工厂落户上海之后,另一家公司——台湾国巨(YAGEO)也加大了对中国大陆市场的投资力度,其苏州二厂日前正式投入运营。此前,苏州一厂已经成功运营十年。国巨也将其在无源器件领域的领导地位从亚洲扩展至全球。

据悉,苏州二厂揭幕也恰逢国巨成立三十周年以及国巨进入中国十周年纪念。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忠仪表示,目前,国巨芯片电阻(R-Chip)市场份额占30%,为全球第一,多层陶瓷电容(MLCC)市场份额14%,全球排名第三(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Murata和TDK),磁性材料器件居于全球第三。他指出,国巨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表现也相当抢眼。苏州一厂的芯片电阻和MLCC月产能将在今年年底分别突破260亿颗和50亿颗。到2008年,产能将进一步提升,预计,芯片电阻市场份额可达39%,MLCC市场份额可达19%。

国巨在中国大陆的客户除了全球主流品牌与电子专业代工厂之外,其还在通信、数码消费类产品以及笔记本电脑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丁忠仪指出,自96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国巨已经陆续在华南、华东与华北建立了完备的生产与销售服务网络。苏州是国巨在大陆的生产基地,东莞则是实时物流中心,销售与营销服务基地则设于北京、苏州及东莞三地。国巨在大陆的营收持续呈现增长态势,2000年国巨在大陆的营收比重仅占集团营收的9.7%,现在,这一数字已达50%。他表示,苏州二厂主要完成电阻电容等的后段测包,预计芯片电阻月产能为170亿颗,电容40亿颗。苏州二厂的二期工程也即将动工,明年年初,二期工厂将投入芯片电阻和MLCC的全线生产。此外,继荷兰、台湾地区之后,国巨的第三座研发中心也落户苏州。未来国巨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产品微型化以及高端化。 

国巨全球营销业务副总经理李伟正表示,全球电子终端市场需求近年来快速成长,带动了无源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笔记本电脑、手机与液晶电视,明年预计增长率分别为22%、10%和33%。其中,中国市场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在内需消费持续成长及北京奥运商机的带动下,较全球市场有更高的增长率,笔记本电脑与手机预计2008年增长率分别为40%与20%,液晶电视增长率更可望达67%。国巨的策略就是要通过全球的生产基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以及交货周期,并提升价格成本竞争力。目前,MLCC30%由大陆出货,70%则在台湾地区生产。芯片电阻的生产重心则是在大陆,出货量占75%,台湾地区出货占25%。他还表示,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形尺寸不断缩小,0201电阻将取代0402型电阻成为市场主流,国巨也将加大在这部分产品上的投入。而对于01005型电阻,由于其目前的市场应用前景还不明朗,目前还只是在台湾的实验室小规模生产,未来2年内01005电阻不会广泛应用。

国巨首席执行官黄峻梁也表示,国巨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大的被动元器件供应商。国巨现在的成功一方面是借由日本和欧美的先进技术,一方面更是因为中国有一流的人才。国巨目前的营业额50%在大陆市场,未来这一份额将继续扩大。国巨将扎根大陆市场,“我们不会逐水草而居”,他强调,“国巨的资源在这里,未来的发展也都在这里”。此外,他还透露,国巨不久还将在苏州建立0201电阻生产线。生产0201电阻需要印刷、切割、电镀三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国巨苏州研发中心将配合完成相关开发工作。他指出,国巨希望在无源器件供应链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实时的全球化服务,协助客户降低产品成本,加快产品上市时间,提升产品优势。

    
→ 『关闭窗口』
 -----
 [ → 我要发表 ]
上篇文章:广东省LED产业联盟成立
下篇文章:华为全球第二个互联互通测试中心(WiMAX IOT Cent…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分类浏览
创新科技>| 人工智能  信息科学  通信技术  光电子学  材料科技  能源科技  先进制造  半导体技术 
行业观察>|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家庭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移动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办公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汽车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通信网络>|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工业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安全电子>|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工业材料>|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固态照明>|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智能电网>| 市场观察  厂商动态  技术趋势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产品与服务 ┋ 联系我们 ┋ About 365PR ┋ Join 365PR
Copyright @ 2005-2008 365pr.net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产通互联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mail:postmaster@365pr.net 不良信息举报 备案号:粤ICP备06070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