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通社,9月25日讯】虽然iSuppli公司之前称“摩尔定律(Moore's Law)”可能在2014年到达极限,原因是芯片制造的成本越来越高,还有已经不太可能的极限小的尺寸。但是,在9月22日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 Developer Forum, IDF)”上,英特尔公司高层表示,摩尔定律正在引领更广泛、更快速的“创新与整合”!
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 . 欧德宁(Paul Otellini)在IDF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基于22纳米制程技术可工作芯片的硅晶圆。欧德宁表示:“英特尔遵循摩尔定律,正继续推动产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开始生产世界上第一款32纳米微处理器,这也是第一款在CPU中整合图形功能的高性能处理器。与此同时,22纳米制造技术的开发已取得重大进展,并研制出了可工作的芯片,为生产更强大、更智能的处理器铺平了道路。”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架构事业部(Intel Architecture Group)总经理马宏升(Sean Maloney)表示:“40多年来,摩尔定律创造的机会,已经远远超越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提升本身。迅速增加的晶体管数量和处理器指令集,使我们在处理器中整合越来越多的功能和特性成为可能。这驱动了遍及整个行业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创新,而真正的受益者是购买这些英特尔架构计算机的消费者、游戏玩家和企业。”
按照英特尔的Tick-Tock策略,每隔两年的奇数年就是英特尔的Tick年,该年份英特尔将会在原有架构上提升制程以推出改良架构;每隔两年的偶数年为英特尔的Tock年,该年份英特尔将会保持制程不变,不过会推出全新的架构。这样,今年是Tick年,因此英特尔如期展示了世界首款采用22纳米制程技术的可工作芯片,首批32纳米微处理器将在第四季度投产。
据英特尔资料,22纳米晶圆由一个个芯片构成,其中每个芯片包含364兆位的SRAM存储器,并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集成了超过29亿个晶体管。从迄今的公开报道来看,这款芯片包含有可工作电路中最小的SRAM单元,每个单元只有0.092平方微米。它基于第三代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技术,提高了性能并减少了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