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通社,5月25日讯】综合媒体报道,集成电路(IC)自1959年问世至今已届满50周年,这项革命性的发明,开创了20世纪的科技时代,不过这项技术的发明人却表示,当时怎么也没料到竟会对现代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但他们也直言,若想再开创新的技术取代集成电路,就必须投入大笔的研发资金,才有可能成真。
5月初的一个周末夜晚,位在美国加州山景城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Computer History Museum)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宴。这场盛会中两名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在1959年发明集成电路(IC)的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创办人Gordon Moore与Jay Last。
集成电路自1959年发明至今已届满50周年,这两人在这场聚会中,宴请400多名老友与以前一起共事过的同事,畅谈当年的往事。
现在,IC已经是科技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小至像口袋一般大的iPhone,到大如Google等科技产业,都有IC存在的踪影。但当时这群研发团队的人都没想过,IC竟能对科技产业及现代社会产生如此重大影响 。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总裁John Hollar在晚宴的致词中表示,就是这项IC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当代的数字世界,更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虽然Gordon Moore和Jay Last两人现在皆是80几岁的老翁,但在当年他们可是干劲十足。根据史丹佛大学研究硅谷历史学者Leslie Berlin的说法,连同已过世的Jean Hoerni、Robert Noyc等一共八人,在1957年时一同离开当时声誉卓著的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创办了Fairchild半导体公司,也开启了科技的新时代。
Gordon Moore和Jay Last两人也在这场聚会中,回顾他们在50年代卖力工作的时光。Jay Last在演讲中提到,现代科技发展的程度,简直超过他们当初所能想像的程度,他更感叹“很难相信50年就这么过去了!”
Gordon Moore则对台下的老同事回忆当时共同创立集成电路的简短历史,当时他们8个人一同离开Shockley半导体实验室后,决定找一家现有的公司,利用他们建立的半导体业务做生意。
Gordon Moore说,当时他们大多还没满30岁,虽然年轻气盛,但根本不知该从何着手。于是他们打开《华尔街日报》,在上头找了30几家可能对这项技术有兴趣的公司。不过经过接触之后,只有Fairchild相机器材公司愿意雇用他们,然而这个幸运的机会却改变了他们的一生,Fairchild半导体公司也因此诞生。
在接下来短短3年之中,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已经建构出具体的架构,Jay Last说:“我们把所有的设备在同一块芯片,让它们完全连接在一起”。当年这群人开发出第一个平面晶体管,更发明了稳定的平面制程技术。
这些人把芯片所有的的组件通过照相平面制程技术,作为一个单位印刷,不仅将过程简化,更让成本大为降低。另外,由于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组件快速开关时,消耗的能量更低,让性能跟着提高。
另外,当时他们更和同样致力于IC市场的德州仪器展开激烈竞争,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与官司后,最后终于顺利赢得专利。
最后随着技术的精进,芯片变得越来越迷你,小到可以放进各种仪器中,而有关芯片大规模的生产设备也越来越发达。这项革命性的创举,更使得商业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革命,在接下来半世纪陆续展开。
另外,Gordon Moore也196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 ,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转一倍。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下,生产同样规格的IC,随着制程技术的进步,每隔18个月IC产出量就可增加一倍,成本也随之减少一半,也就是目前众人所熟之的“摩尔定律”。
这项定律不但说明科技进步的速度,更广泛运用在电子设备的生产中。不过他也承认,再过一段时间之后,这项定律恐将不再适用现代科技。但他仍强调,电子设备的创新将会不断持续下去。
Gordon Moore和Jay Last两人也认为,硅谷的科技业仍是接下来最可能揭开重大创举的产业。Gordon Moore表示,接下来若想发明新技术取代既有的芯片,就必须砸下相当大的投资进行研发,而目前硅谷就在进行耗资几十亿美元的研发竞争大赛。
而Jay Last认为,21世纪将会是属于生物学领军的时代,但他强调,电子业与生物科技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