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等级: 论坛游民 头衔:销售经理 贴子:156 PR:514 产通币:158 注册:2005/9/23 |
|
| 第 1 楼 |
|
全球LED专利:Nichia、ToyodaGosei、Cree、Lumileds和Osram |
LED为美商安捷伦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所发明,但日系厂商凭借较强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应用优势,居全球LED领导地位,历年市场占有率均达50%以上。不过近年来台湾业者已经大举进入原本由日商所垄断GaN系LED市场,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日系厂商。 LED厂商间通过专利授权和交叉授权来进行研发和生产,不仅阻碍了新进入者的产生,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然而,这种专利上的壁垒已经有了松动迹象。今后2-3年,会有一批上世纪90年代的核心专利陆续到期。对行业来讲,这或许将成为现有格局改变的契机,因为从1990年开始提出的LED相关专利,将自2010年起将逐渐达到20年的有效专利期限,而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还涉及重要的白光LED。 国际大厂专利保伞的弱化,将从两个层面刺激新进入者的大量涌现。一方面是新市场的开放,日亚化学拥有的专利阻碍了来自台湾地LED产品进入日本市场;而若转战美国,则有相当大的可能侵犯到Cree的专利。因此,目前大多数LED企业之间的法律纠纷也发源于此。另一方面,专利到期可以期待LED成本的下降,再加上新进入厂商的竞争推动和技术进步,LED产品在最重要的照明市场大规模替代传统光源的步伐将会得到加快。 全球LED专利情况 LED行业是一个高进入门槛的行业,这里指的是上游芯片和外延片,该环节目前占了整个产业链产值的70%,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LED专利壁垒的形成。目前全球LED市场由行业前5大厂商掌控,即日本的日亚化学(Nichia)、丰田合成(Toyoda Gosei)、美国Cree公司、欧洲飞利浦(Philips Lumileds)和欧司朗(Osram)。这5家厂商为了维持竞争优势、保持自身市场占有率申请了多项专利,几乎覆盖了原材料、设备、封装、应用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已经解决专利纠纷的厂商有:Nichia、CREE、Toyoda、Lumileds、Osram、Epstar、Bridgelux。其中: . Nichia:拥有全球专利,与丰田、CREE、Lumileds交叉授权,在日本有93项外观专利和58项设计专利,在美国有30项专利,中国有32项专利,香港有2项专利。Nichia还授权鸿海集团、斯坦利电气、西铁城。 . Toyoda Gosei:拥有全球专利,授权给日亚化学、欧司朗、飞利浦、昭和电工。 . CREE:拥有全球专利,并与日亚和TG交叉授权,授权红绿蓝sunlight使用芯片。 . Lumileds:拥有全球专利,与日亚交叉授权。 . 欧司朗:拥有全球专利,与日亚交叉授权。 . Bridgelux:有全球专利,已授权红绿蓝sunlight使用芯片。 . Epstar:除了日本不能解决专利问题,其他国家均可解决专利问题。 日本LED专利情况 日本在白光LED行业具有强势地位,其专利主要为NICHIA及Toyoda Gosei拥有,其中NICHIA在日本白光专利达几百条。涉及白光的专利主要为: . 蓝光芯片; . YAG荧光粉; . 蓝光芯片涂敷YAG荧光粉发白光技术。 因Toyoda Gosei早期与NICHIA竞争苹果笔记本计算机背光业务,Toyoda Gosei达到苹果公司的产品要求,所以Toyoda Gosei很多芯片及产品被大量用于高档品牌计算机的背光中,造成其芯片生产量紧张。随着芯片供应紧张,其价格也水涨船高。目前NICHIA在中国大陆仅出售其产品,而不提供其荧光粉与芯片。 Toyoda Gosei在中国大陆不仅出售其产品,而且售卖芯片及荧光粉,在中国区有其代理商。但Toyoda Gosei没有授权中国任何一家封装厂,很多封装厂只是通过代理商采购芯片及荧光粉进行封装,同样以专利形式出口日本。在台湾,Toyoda Gosei已经向几大厂家进行了专利授权,例如与台湾光磊合作,光磊代工其芯片。 |
| |
专业生产PPTC、NTC、压敏电阻,代理片式IC、片式电感等电子元器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