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到云-基于飞腾平台的全栈解决方案白皮书暨飞腾生态图谱 |
日期:2020/7/31 15:22:43 作者: |
|
|
|
|
| |
|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在终端设备方面,无论是单独部署的个人电脑、接入云平台的瘦客户端,还是其他通过有线和无线接入服务端的多样化设备,用户都呼唤终端设备有更高的性能、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对云服务的更泛在的接入。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政府、金融、电信、教育等各行业都在寻求信息化建设转型,已经开始从传统信息系统“烟囱式”的建设方式,逐步地向私有云甚至公有云环境进行迁移,对云服务设备的高算力和低功耗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从端到云,各种设备、软件及其部署模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飞腾作为这个系统全栈底层的芯片供应商之一,为各种终端、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安全等设备提供核心算力支撑,同时垂直向上适配兼容各层次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飞腾希望能从系统建设对芯片的需求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芯片和生态才能满足用户对于终端和云计算时代的要求。 飞腾也希望站在全系统集成角度,为集成商和最终用户梳理飞腾生态图谱并提供一套从端到云的全栈解决方案,给出集成模式和建议,提供已被验证的、有说服力的实际案例,去分析目前技术架构的收敛趋势,协助各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向更先进的部署模式转变。  飞腾在广泛调研并深入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撰写了《从端到云-基于飞腾平台的全栈解决方案白皮书暨飞腾生态图谱》(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于2019年11月5日正式发布。  白皮书首先介绍了飞腾现有产品,分析了终端和云计算对CPU的需求,总结了飞腾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其次分别给出基于飞腾平台的终端和云计算全栈解决方案,梳理了生态图谱,然后给出架构选型、技术路线选型、系统集成和程序迁移等方面的建议,最后对政府办公、金融、大型集团、专用数据中心等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案例进行了解析。    飞腾产品线  飞腾CPU研发团队通过20余年技术积累,已形成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产品线,一直有力地服务着国家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目前的产品主要包括高性能服务器CPU、高效能桌面CPU和高端嵌入式CPU三大系列,为从端到云的各型设备提供核心算力支撑。   终端方面:  (1)新一代飞腾高效能桌面芯片FT-2000/4较上一代FT-1500A/4计算性能提升了1倍,功耗方面降低33%,提供更好的产品能效比和终端用户体验。  (2)为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飞腾终端在满足传统办公和业务应用的前提下,与生态伙伴进行合作,打通了Linux与移动操作系统的应用交互运行能力,使得数百万级安卓APP能够运行于基于飞腾芯片和传统Linux的终端设备上。  (3)在安全方面,飞腾内置可信技术将我国自主创新的可信计算3.0与飞腾CPU多核架构相结合,构建主动免疫的双体系运行架构,能够识别和抵御病毒、木马以及利用漏洞所进行的攻击活动,终端设备更加安全可信。 云计算方面: (1)飞腾新一代服务器芯片FT-2000+/64较上一代FT-1500A/16计算性能提升5.5倍,单位功耗算力提升近2倍,为云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撑。  (2)飞腾服务器芯片具备较好的硬件辅助虚拟化支持能力,虚拟化效率平均约为97.5%。  (3)飞腾CPU产品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业生态开放联合”的发展道路,具有活跃、成熟的生态,主流操作系统发行版和内核一直都对飞腾架构进行强有力的支持。   终端全栈解决方案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用户对终端产品要求有更高的性能,更丰富的应用,还要有精美的工业设计。终端的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关系业务处理和办公的生产力效率。终端软件生态和外设支持,是用户能否顺利使用的关键。飞腾通过性能强大、低功耗的桌面CPU,构建了终端全栈生态。   云计算全栈解决方案  云计算整体架构包括基于飞腾CPU的基础设施层、IaaS层(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层)、PaaS层(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层)和SaaS层(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同时,还包括整个平台的安全管理、运维管理及相应标准的制定和遵循。  典型案例  某单位电子政务办公系统为实现信息系统转型升级,实现了电子公文、内网门户、邮件系统、办公日程等几十个子系统的新建和改造,完成了分保环境下系统建设,构建了一体化综合办公平台。从端到云,主要基础设施全部采用飞腾平台产品,云端采用近千台FT-2000+/64服务器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硬件,采用了“飞腾平台+麒麟OS+腾讯云”架构。  该案例是未来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建设的典型建设模式,即应用向云环境迁移,应用的微服务化,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对移动终端和移动操作系统的支持等最新技术和理念,为政务办公信息化建设进行转型升级,向更先进的部署模式迈进指明了技术发展方向和收敛方向。 查询进一步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www.phytium.com.cn/News/detail?news_id=59。(Lisa WU, 365PR Newswire)
|
|
→ 『关闭窗口』 |
|
| |
|
|
|
|
|